(通讯员:范海璐 张文蝶 | 摄影:虞灵嫣)3月19日晚7时,动科学院第二期青马学习小组和院藏舟辩论队一同在7教108开展两场辩论赛,青马小组学生辅导员兼辩论队成员范海璐、位爽参与本次活动,并由导员邓翰源负责计时。

第一场就“成大事者不拘小节or成大事者也拘小节”展开辩论,正方是由马春林、乔新蕊、张文蝶、朱雯组成的“你说的都”队,反方“我说的都”队则由李梦琪、杜梦萍、吴广、杜思雨为代表。

“我方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正方一辩马春林先声夺人,他指出,“不拘小节”一词出自《后汉书》,是“不为小事所拘束”之意,辩题需区分“小节”与“细节”,“小节”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反方一辩李梦琪也不甘示弱,她用高考举例,表示高考中的一分之差能有上千人的浮动,注意“小节”的考生往往更容易得到关键性的一分。

在自由辩环节中,反方三辩吴广提出“某些人在公司招聘时,会因为带走餐巾纸而被录用,这是否属于拘小节带来的成大事呢?”正方三辩张文蝶反驳道:“此类情况并不普遍,更多求职者是因为自身实力过硬而被录用。”双方对辩题的标准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比赛在唇枪舌战中接近尾声,正方四辩朱雯用一句话——“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其实是希望大家在信息繁杂的社会中能够专心于自身,凡事分清主次”与大家共勉。

第二场比赛的辩题是“理想人才以仁为主or以智为主”,正方是由刘雨双、李子文、李佳桐、鲁妮组成的“啊对对对”队,反方“辩论好难”队的代表是何家辉、吴茜子、刘雨涵、黄玲玲。

正方一辩刘雨双开篇立论,她提出“理想人才”是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之所以需要以“仁”为主,是因为“仁”是“智”的引领和规范。反方一辩李梦琪则表示,在当代社会,“智”才是推动社会高速发展的基础,更符合国家对创新型综合人才的需求。在自由辩环节中,正反三辩就现代社会“仁”与商业的适配度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两支队伍接连盘问,针尖对麦芒,现场战况胶着,打的难舍难分。反方四辩黄玲玲总结道:“辩题包含了德才兼备,仅是指侧重性的问题,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以智为主’是大局观的需要。”

最后,范海璐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每位辩手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即使是初次接触辩论的同学,也能积极表达个人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有些小瑕疵,但多练多学,综合实力定能有所提升。